有人学习声乐已不是一年半载,仍感叹摸不着要领,什么象疾风一样的运气,象江涛奔流一样的声音,象战鼓一样的共鸣,象金属一样的音色,怎么也沾不上边。要知道,艺术需要基本功训练,然后才是技巧训练,两者不能混为一谈,急于求成是不可取的。每天吸气、呼气训练不少于半小时。一秒钟内吸几次,短促有力,以培养吸气肌群的能量。另一种是慢吸:几秒钟内吸一次,从容不迫地吸,单用鼻子吸或单用口吸,同样是为了锻炼吸气的功力。吸气后保持胸腹部静止的扩张状态,感到有异常的不舒服,但久而久之习以为常了。胸腹部有负担感觉,但喉部及周围部位放松了,便于发声。吸一口气,第一种练习:发“哈、哈、哈”,几十次,再吸一口气,又是几十次,以此循环,有吸有呼,吸呼连一起,也是练半个小时以上,持之以恒。第二种练习:近似于轻声哼唱,发喔或乌,力求声音圆润。第三种练习:仿照放风筝那样,拉线与风筝的方向是相反的、对抗的。当你轻轻将线拉紧或收点线,风筝便会往上升,反之往下降。第四种练习:观察电梯的轿厢,整体升、整体降。歌唱应与之一样音往上移不要脱离底部、任意拔起气的根部。
自然界有风声、雨声、雷声、汽车、火车特有的轰鸣声,各种中西乐器产生的乐音,但都不能像掌握了科学发声法的人的声带那样发出绚丽多彩的声音。声带容易产生炎症:肥厚、充血、闭合不全等。胖大海泡的茶,使声带表面的水分适度,毛细血管趋向通顺。如果声带受到损伤或出现疲劳状态,声音沙哑,此时吃胖大海茶效果不大,但对于恢复嗓音仍是有益的。
气息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能量、压力,才能产生气息的对流,形成气柱,引起圆形或近似圆形发声器官与共鸣器官内声音旋转、震颤。掌握好吸足气这一环节很重要。不高明的歌手其吸气与运气并没有过关。呼气不是在身体某一点或几点上用力,而是理解为在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点上同时用力。支点在哪里?吸足气时着力点不是一个,而是一大圈(胸、腹部的一大片,这些均构成支点群)。
未入门者涉及到吸气,他们并不重视,似乎他们煞有介事地吸气了,外形方面象模象样,实际效果却是吸不进或吸不足气,与真正、有效的吸气相差甚远。他们的吸气肌肉群还未到运用自如的状态,这作为日常生活的吸气是够格的,但用作歌唱是力不从心的。我们训练吸气的方法有几种:一秒钟内连续有力的吸多次,稍作停顿再吸多次,和给自行车轮胎打气差不多。听定音器或乐器某一个音然后发一个长音,仔细体会这个音靠什么动力延续这么久?是人的本身弹性、运动的惯性起作用吗?不成熟的歌手最怕发一个长音,其实短音也发不好。
气吸进去了,就好比将一个大皮球输足了气,这时轻轻一拍,球会跳起来;用力拍,球跳得更高。我们发声时要树立一种观念:是在操纵一个大球作运动。声音也象一个大球,各个共鸣腔都得有反射。如果单纯练吸气、呼气,同样的气息量比起发声音时消耗大。发声时必须把握气息是否上下通畅,看作站在二楼,为三楼到一楼,加起来三个楼面的听众发音。假设一楼到三楼有一根粗大的管子,歌唱者对着管子发音,让声音在整个管子里回荡。
放松、打开牙关,张大口,将嘴唇到牙齿、口咽通道看成一个个圆圈,声音作圆状旋转,而且川流不息。横隔膜部位好象是一团大火燃烧,热量直冲各个共鸣腔。在老师指导下连续发几十个音,总有一个音偶然碰对了,老师启发学生记住发这个音的感受。单纯练气息,可以仿照老式烧煤火车头烟囱在运行时“哈哈”喘气,反复地练习。
气息运用,有一个基本功的问题,是长期训练形成的一种功夫。会拉手风琴的人经过长时间练习,将左手部分的倍司摸得滚瓜烂熟,不用眼睛看(也看不到)随心所欲点击到需点击的键。气息问题,首要的是确实地将气息吸进去,学会储存、保持着,其次是让气息流动,产生震颤,结合喉头部分的适当活动、闭合声带,引出带有共鸣反射的声音。
喇叭的主体一般都是圆形的,这种形状的构体会产生声音的对流、撞击,即产生共鸣。我们力求将自己的发声器官有机地连成一体,呈圆形,不发音只发“哈 、哈、 哈”时如同在一个喇叭腔体内自由走动。如果每天累积练习“哈、哈、哈”一个小时是很有意义的。我们可以将一本歌谱卷成一个圆形的喇叭状,对着它发音,获取发音的感觉:丰富多彩、共鸣音荡漾。我们将自己的发声器官看成是一个喇叭,而且处处维护这个形态。
“啊”音练口腔、口咽腔共鸣;“衣”音练头腔、咽腔共鸣;“母”音练鼻腔共鸣;“挨”音练胸腔共鸣;“乌”音有助上下连通……不要只想到六个母音来练声,还要练复合母音,即十三道辙。
气息分为底气、浅层气、自然气等,会唱歌的人用的是强有力的气,它有深度、宽度、力度。音阶向上或向下发展,完全依靠气息的支撑。手风琴的风箱一旦停息,声音就没有了,当歌唱者在发音时气息通道不顺畅,或者说气息接不上了,声音效果必定不理想。
上台演唱之前进行适度的准备,包括练声、练歌,但日常练声时会忘记使自己进入歌唱状态,心情愉快、情绪激动,全身好象一辆被发动起来的汽车。有声乐技巧的人是能让自己象一个充满气息、弹跳力强的大皮球,不论是单发乐句,还是练声,都象在唱一首歌,声音极有艺术表现力,唱者与听者都会引起陶醉。
歌唱与乐器演奏不同点就是前者借助听觉为主,视觉为次。歌唱者的整个发声过程是内在隐含的,吸气只要零点几秒能完成,但恰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,平时的训练吸气得花许多时间。安静时思考,走路时体会,快速跑楼梯时与平时比较有什么差别,跟琴唱时感觉如何。有的人确实是吸了气,可是他们的吸气肌肉群未尽到责任,有劲使不上,因为未经长期训练,不能配合吸足气。这些歌手注意力往往放在后一步声音抒发上面。他们从来没有将气息作为一个工程来对待,认为气息是天然的,用不着反复去研讨、练习。
一首歌曲的作者渴望他们创作的歌曲为许多人所传唱。时间是最好的答案,传唱一首优秀的歌曲,需要经受时间的检验,得到成百成千听众的承认。先是在小范围内传唱,当这歌在电台、电视台露面,知名度就鹊声四起。有些经过多年以常规速度、范围扩大影响的歌曲,证明其思想性艺术性均居一流,电台、电视台终于见到它们的生命力,迟了几年播放它们。迟来的筵席往往是美味的。
二胡的发音是二根弦线,并且经过底部琴体帮助声音扩大,实际就是共鸣箱,琴体的一头安装了蛇皮,同样为了起到共鸣作用。当弓拉起,引起弦线震荡,形成声音。二胡高手运用弓的能力非常高明,这是右手,其左手按弦。歌唱和拉二胡相比,呼吸就是运弓,能重能轻,长音短音,随心所欲。老练的二胡演奏手左右手密切配合,相得益彰,优秀的歌手轻轻、快速一吸,气息的储量随之达到了预期的标准。
吸足气的胸腹部有否让本人浑身不自在?必须指出,这种状态成为习惯之后就轻车熟路了。吸气需要快速,每个乐句前还得补充气息。练习时半个乐句就可以补一口气。二胡的弓不拉,声音丝毫也没有。人不吸气歌唱,照样发声。无一定气息支持的声音苍白、紧逼、喉音重。
歌唱与演奏笛子有些相似。笛子的形状是固定不变的,唯一能动的是气息随着演奏者的意志而转移,时长时弱,时连时断,时重时轻。这里需引申的是歌唱者产生、储存气息的腔体保持长宽高的基本体积,运气之后可以有微小的收缩,再补充后恢复到饱满的状态。装上笛膜的声音脆亮、动听,随意贴在一张普通纸片同样产生声音,那是比较单调、笨重的。按此道理,歌唱者的声带就好比是笛膜,决不是一件小事。从头部、头颈、胸部树立起一根象笛子一样的管子,到口腔处有一个弧形。张开口是容易的,张开喉部有一定的难度。鼻腔、胸腔象大鹰展翅一样,在这种状态下运气发声,有笛子一样的效果。
我们将演奏笛子作个分工:一是演奏者,二是笛子。按此道理,歌唱运气是一个人,声带及喉部、共鸣腔是另一个人,俩人相互配合。对于运气问题来说,也分为两个人:一个人管吸,只是使劲地吸,随时补充气;另一个人管呼,意思是俩人互不代替,但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:发音。
人体的发声器官加上呼吸器官上下连起来就是一根竖立起来的笛子,是圆柱形的。保持这个形状基本不变,不让某个部位堵塞、紧逼,就得象吹奏笛子那样,吹口气、各个孔与各个手指灵巧地配合。舌尖参与,可奏出单吐、双吐音,也能仿照各种鸟鸣、自然界的各种声音。用“河”音练上下有一根管子的感觉,既可唱一般的练声曲,也可哼唱歌曲的旋律。每天花上半小时,作为必修课。建立了笛子一样的管子观念,不论发哪一个音,气与音融化在一起,在管子里流淌或奔流。
儿童时代开始接受专业声乐启蒙,自幼培养良好的音准、节奏等乐感,对于发声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。哪天到了进幼儿园的年龄,哪天就可以学。儿童的学艺可能断断续续,一年中学到几个月停止了,过了一年又学了,这并不妨碍进步。青少年变声前还是变声后学声乐都有优势。都可以。进入中年、老年随时都可以学,当然一般人只作为一种兴趣爱好,不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。
有的歌手音准是过关的,但那声音效果近似于夹生饭,有些生硬、无色彩,原因是未能运用好共鸣腔。譬如发一个自然区内的音,以口咽腔共鸣为主,也要带有胸腔与头腔的共鸣成分,否则就会感到音准差了一点,气息浅、弱,整个一首歌从头到尾用同样的气压发每一个音,势必造成喉部负担过重,歌手本人听来声音比以前好多了,但末达到真正感动自己、感动听众的高度。
五音全有两种解释:一是分清某几个音属于唇、齿、牙、舌、喉音,而且能准确地发音;二是唱准1、2、3、5、6五个音符。六个母音,啊喔欧衣乌玉,其中“啊”最好发,但发音时要想到其它五个母音的优势,将之溶合进来。
作为练习的歌曲要包含六个母音及复合母音(十三道辙)。《同一首歌》、《走进新时代》、《天路》、《小草》、《当兵的人》、《为了谁》、《映山红》、《长征组歌》各曲。另外《献给中国一首歌》、《我爱宝山的铁》、《人民群众是山海》、《如何歌唱的歌》、《南湖红船之歌》、《海宁潮滚滚来》、《乌镇,令人向往》、《平湖风光好》、《西塘,我的故乡》、《南北湖如诗如歌如画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