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故事:牵肠挂肚。
牵肠挂肚这个成语形容人内心的忧虑、焦急和牵挂。它的典故源于古代的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。相传在春秋时期鲁国有一对恩爱的夫妇,丈夫名叫闫渊,妻子名叫孟氏。他们结婚多年一直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。
然而好景不长,闫渊突然患上了一场重病,病情日益恶化,生命危在旦夕。孟氏为了救治丈夫四处求医问药,可惜都无济于事。她心中忧虑不已,日夜守护在丈夫的床前,牵肠挂肚痛苦万分。她担心丈夫的病情,担心自己无法承受这巨大的打击,担心家庭的未来。

终于有一天孟氏听说了一个名叫扁鹊的神医,据说他的医术高超,能治愈各种疑难杂症。孟氏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带着丈夫去求医。扁鹊诊断后告诉孟氏,闫渊的病情并非绝症,只要按照他的方法治疗很快就能痊愈。孟氏听从了扁鹊的建议,精心照顾丈夫,按时给他服药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,闫渊的病情果然有了明显的好转,最终闫渊痊愈了,夫妻二人重拾往日的幸福生活。

这个故事传遍了四方,人们用"牵肠挂肚"来形容孟氏对丈夫深深的忧虑和牵挂。从此这个成语成为了表达内心忧虑、焦急和牵挂的代名词。如今牵肠挂肚这个成语已经深入人心,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。

当我们关心某人时,我们会说"我为你牵肠挂肚"。当我们担忧某事时,我们会说"这件事让我牵肠挂肚"。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人们的关切和担忧,更传承一种关爱和担当的精神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