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虫是什么意思(大米中的米虫,是啥时候爬进大米的?如何才能不生虫?)

时间:2024-08-09 15:15:13


去超市买大米,偶尔能发现一些棕色的小虫子,在面粉中也能找到,这些虫子是什么虫?从哪里来的?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。

这种虫子叫米象,又名米虫、谷牛,是贮藏谷物的主要害虫。过去在农村,一到夏天,米缸就会生出密密麻麻的米象,每次淘米都要一个一个把它们捡出来。米缸盖了一个很重的木盖子,米象是怎么进入米缸的呢?

米象是怎么来的?

如果您认为米象是后来爬进米缸的就错了,今天我就和大家说说大米生虫的秘密。

其实,米象早就“住”在大米里了。因为水稻、小麦都是野外种植的,米象就会爬到这些作物上,用口器在谷粒上打个洞,然后把虫卵放进去,再用分泌物把洞封上。

大米加工时,只是经过脱壳、抛光,无法清除内部的虫卵,就一直和大米在一起。只要温度合适,虫卵就会孵化,经过幼虫、蛹、成虫3个阶段,变成我们看到的米象。所以,我们可以消灭成虫,但拿虫卵没办法。

米象喜光,趋温、趋湿,最适合的温度是30~33℃,所以夏天很多人会把大米拿出来晒一晒,米象看到阳光就会自己跑掉了。

成虫有假死性,也是个演技派,遇到危险就会装死,等危险解除,就会原地满血复活。

大多数人都讨厌米虫,因为它毕竟是虫子,没有哪个愿意吃虫子吧。不过我要告诉大家,米虫是一种高蛋白的食物,并且没有毒,经常被用作动物饲料,比如猪饲料。所以偶尔吃几个米虫是没有影响的。

米象属于谷盗,它还分为赤拟谷盗、杂拟谷盗,不止危害大米、面粉,豆类 、干果 、药材、谷物制品与蕈类也受影响。

由于米象虫卵在孵化过程中,会蛀蚀大米,所以虽然米象无害,但大米的品质会严重下降。如果米虫很少大米还可以吃,如果米虫非常多了,大米的口感会非常差。

过去大米长虫了,由于米虫比大米轻,淘米时米虫就漂在水面上,很容易清除掉,但偶尔也有漏网的,不影响食用。

把大米放在阳光下暴晒,虽然能有效去除米象,但对大米的影响很大,会产生爆腰米,就是米粒上出现横向裂纹,容易产生碎米,不仅口感变差,营养价值也降低了。

怎么才能让大米不生米虫呢?

购买大米时,尽量选择真空包装的大米,这种大米生虫的概率比散装米小很多。而且最好一次少买一些,比如一次买5斤或10斤,这样就算生虫了,损失也会小一些。

米虫无法在低温下生存,在 5℃下经过 21 天,就开始死亡。所以可以把长虫的大米放进冰箱冷冻24小时,成虫和虫卵就被冻死了,把虫尸处理干净就行了。

另外,米虫对气味非常敏感,米仓一般会采用气味驱虫剂,家庭里可以用花椒、大蒜、八角等具有强烈气味的调料,用纱布包起来后放进大米中,就可以避免虫卵孵化。大米最好用密封的米桶盛装,并且放在阴凉通风处,这是最有效的办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