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的根本法是什么 宪法:国家根本大法 守护公民一生

时间:2024-07-30 15:15:11

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。今年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施行四十一周年,今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,2023年全国“宪法宣传周”活动的主题是“大力弘扬宪法精神,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”。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,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,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,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。

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


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,它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、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,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。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,一切法律、行政法规、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。

公民的权利有哪些?


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包括:平等权、选举权和被选举权、政治自由、宗教信仰自由、人身自由、人格尊严、住宅不受侵犯、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、财产权、监督权、获得赔偿权、劳动权、休息权、获得物质帮助权、社会保障权、受教育权、文化自由等。

公民的平等权,宪法如何保障?


宪法规定,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。据此,公民不分民族、种族、性别、职业、家庭出身、宗教信仰、教育程度、财产状况、居住期限,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,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。

宪法如何保障我们的人格尊严?


宪法规定,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,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、诽谤和诬告陷害。

宪法如何规定公民的劳动权利和义务?


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,加强劳动保护,完善劳动条件,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,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。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。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。

宪法如何保障公民受到物质帮助的权利?

宪法规定,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,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。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、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。

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,抚恤烈士家属,优待军人家属。

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、聋、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、生活和教育。

宪法如何保护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?

宪法规定,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。国家培养青年、少年、儿童在品德、智力、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。


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应当注意什么?


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,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。宪法规定,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,不得损害国家的、社会的、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。

宪法如何保障我们的人格尊严?


宪法规定,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,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、诽谤和诬告陷害。